2025年6月28日,由西南政法大学与山东警察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警察学院文化东路校区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30余所公安政法院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济南,围绕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山东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毕可志主持开幕式。山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戚思宇代表山东省公安厅致欢迎辞,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探讨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西南政法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尔贵代表主发起方致欢迎辞,认为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学术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寄予了美好期望。山东警察学院党委书记刘福宏代表山东警察学院党委向全体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西南政法大学和兄弟院校的信任,感谢各位领导专家拨冗参会,莅临山东警察学院传经送宝。

随后主旨发言环节,来自不同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北京警察学院副院长赵欣创新提出“轻微犯罪善治”理念,主张通过非刑罚化手段化解基层矛盾;重庆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振超以“统筹协同 随事而制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实现逻辑”为题,分享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化解矛盾纠纷的宝贵经验与创新思路;广西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蒋超聚焦于民族边疆地区,阐述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民族边疆地区公安院校国家安全学学科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新疆政法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小强探讨了“立足边疆安全和发展实际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国家安全人才”,为边疆地区国家安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四川警察学院特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跃进深入剖析了“关于国家安全概念及其定义的几个问题”,为与会者厘清了国家安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锋带来“大变局时代的国家安全观与风险感知”,从国际视野出发,分析了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士英则聚焦于公安机关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演变与特征,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毕可志院长以“公安院校在国家安全学科中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为题,阐述了公安院校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成果,为会议注入了强劲的学术动力。

下午分论坛讨论在四个会场同步展开。第一单元院校长分论坛上,各位院校领导就公安院校在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公安院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第二单元国家安全分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国家安全教育、开源情报应用、超大城市风险防控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构建新安全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第三单元社会治理分论坛聚焦于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新型网络犯罪治理、校园安全应急处置等具体问题,探讨了在社会治理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有益参考。第四单元青年学术骨干分论坛则为年轻学者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他们在网络空间文化安全、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警民关系形塑等前沿领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与见解,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与创新精神。

闭幕式由山东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绍忠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坤,山东警察学院治安学院院长、教授王晓东,山东警察学院侦查学院院长、教授张震分别对国家安全分论坛、社会治理分论坛、青年学术骨干分论坛进行了精彩的总结,他们提炼了各分论坛的讨论亮点,对参会人员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并对未来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提出了展望。
第二届“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也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智慧与力量。相信在所有参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工作将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筑牢坚实根基。